近年来,宜良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、以技术为纽带,推动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团充分发挥作用,助推县域特色产业——苗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,累计培育乡土品种400余个,16.62万亩苗圃绽放“科技之花”,产品涵盖绿化造林、园林绿化、花卉盆景等,全产业链涉及企业及个人4000余户,年产值达38亿元。
为破解传统苗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难题,宜良县联合PG电子下载云南农业大学、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申报成立“苗木产业科技特派团”,针对产业痛点实施精准服务。
精准赋能技术攻坚。聚焦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,23名专家通过项目合作、技术指导等形式深度参与,牵头破解病虫害防控、品种选育等共性难题,推动落地产学研基地2个,培育示范种植基地5个。
精准提供技能培训。今年上半年开展专题培训10余场,覆盖从业人员1300余人次,内容涵盖盆景造型、电商运营等实用技能,最大程度满足企业和农户技能需求。
精准对接发展需求。召开月度PG电子下载推进会,组织企业、林场与专家“面对面”解题,通过现场协调、整合资源,推进解决企业提出的品种申报周期长等一批问题。
面对传统苗木花卉市场饱和困境,科技特派团持续探索技术创新、产业链优化新路径,推动形成从研发到销售的完整链条,为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推动产品升级。助力实施“4518种业突破工程”,在国有林场建立麻栎人工繁育基地,推动乡土品种选育从“量大”向“质优”发展,并引导企业从粗放型绿化苗木转向精品园艺,带动盆栽植物和盆景产值占比提升至35%。
推进渠道革新。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双渠道销售体系,依托树多多直播基地,孵化本土电商团队。目前,全县140余款农特产品通过80个电商站点销往全国,2025年上半年线亿元。
促进产业融合。挖掘“宜良花街节”非遗文化价值,推动“生产+文旅”模式,2025年“宜良花街”相关线千万元。
构建形成“以产聚才、以才兴产”深度耦合的人才优质生态圈,持续优化人才资源供给,推动苗木花卉产业“花样经济”提档升级。
打造专家智库。建立“宜良智库人才”专家资源库,柔性引进马来西亚三角梅育种及研发专家黄志雄、国内资深三角梅研究者夏志辉等苗木花卉类人才3人,进一步充实宜良高端智力资源。
培养电商新农人。定期组织开展苗木花卉行业研讨会、花卉文创展等创新活动,开展“苗木花卉短视频运营”“数据优化”等技能分享,累计举办电商零基础班、电商短视频专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20余期。
加快技能人才培养。建立三角梅产业学院,开设三角梅盆景制作特色专业班,引入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参与教学,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基地、实习岗位及就业机会,持续深化产教融合。